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陈峥嵘 李林 高玉峰
孝昌县丰山镇的桃园里,桃子压弯了枝头。
刘朋春一点也不慌——自从去年搭上了孝感首衡城这趟“快车”,她再也不用为桃子销路发愁了。
刘朋春家有40多亩果园,种着毛桃、黄桃、血桃、冬桃等品种。往年,她和其他桃农一样,桃子熟了就摘下来,一筐一筐地背到路边,等着过路人来买。一旦滞销,要么亏本卖,要么看着桃子烂。
孝昌丰山镇桃产业全国闻名,当地培育和引进了血桃、蟠桃、黄桃等76个名优新品种,拥有七仙红桃园等20多家桃产业市场主体,还形成了七仙红桃产业品牌行业体系标准。
首衡城衡俊源果品老板敖玉光,经营桃、李水果多年。去年桃子上市前,她到孝昌丰山对接,发现那里的桃子品质不错,但管理和包装粗放,果农舍不得疏果,导致桃子个头和色泽不一,口感也有差异;采摘打包时,没有分级,售价很低。
“要进首衡城市场,这些问题都得改。”敖玉光手把手指导果农使用专用量果圈,按果径大小分级打包,调整入箱摆放方法。冬季田间管理、春季疏果整枝,敖玉光与基地保持联系,送去标准化生产理念。
凌晨3点顶着头灯采摘,5点多运到首衡城,11点前运往省内外的二级批发市场和商超。市场大、周转快、价格涨起来,果农抢着给敖玉光供货。去年,衡俊源果品累计销售孝昌桃子300余吨。
同样搭上首衡城“快车”的,还有孝感市韵鹤生态农业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葡萄。该公司在首衡城租了两个档口,去年6月,主打品种阳光玫瑰葡萄一开园就运到市场试水,起初反响欠佳。
“我们的葡萄品质不差,但包装太土气。”负责人刘建英在市场转一圈就发现了问题。他们立即从云南请来专业包装师,学习使用纸托定型、金丝点缀等技巧。
去年,首衡城韵鹤档口销售葡萄30余万斤,占基地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今年在首衡城的销量要翻番!”望着即将成熟的葡萄,刘建英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