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油菜与小麦春季田间管理与早稻育秧的关键期,孝昌县的农业经营主体们抢抓晴好天气,通过科技助力,以“良种、良机、良法、良管”为画笔,绘就春耕好风景。

四月艳阳当空,垄上春管正忙。田间管理,无人机飞防必不可少。在孝昌县邹岗镇群爱村的小麦田里,双鹏家庭农场负责人付鹏志正给自家的农用无人机装填飞防植保药物。

只见无人机腾空而起,没过一会儿,眼前五十亩小麦田的飞防工作就顺利完成了。付鹏志告诉记者,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植保无人机既能精准喷药、高效施肥,还能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十分方便。

“我们现在主要是对油菜和小麦进行防病、治病和杀虫飞防作业,预防纹枯病、赤霉病。油菜植保工作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大概有1000多亩小麦需要飞防植保。”付鹏志说。

孝昌:智慧农业绘就春耕好风景.png

待无人机平稳落地,付鹏志又到一处地势略陡的小麦田里查看新安装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运行状况。付鹏志的家庭农场位于邹岗镇东部,降水较少,灌溉条件比较差。

“这部分旱坡地种完小麦后,再种玉米、黄豆、高粱的话,6、7月份就会遇到干旱。所以,我今年就尝试用滴灌这样省水省肥的技术来解决干旱问题,如果成功了,再大面积推广。”付鹏志说。

付鹏志说。.png

据付鹏志介绍,他家存在干旱问题的部分耕地往年只能在上半年种植一季作物。去年,在孝昌县农技中心的指导下,他在这些耕地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备,期望能多种一季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

而在一旁,孝昌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刘继民正在记录使用水肥一体化设备后田间作物的生长情况,以便与往年数据作对比。他告诉记者,每当农业生产的关键时间,县农技中心都会为农户和市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

排忧解难。.png

排忧解难。2.png

在孝昌县牛迹村,光辉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朝晖正在智慧育秧大棚中查看早稻秧苗的出苗情况,见到育秧盘上正焕发出生机的新苗,夏朝晖流着汗的脸上堆满微笑。

“大棚温度不上来,早稻秧苗就容易烂苗,棚内温度要保持在15℃—45℃左右。智慧大棚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温度控制在这个区间内,一旦温度升高它就报警,超过45℃,大棚会自动敞开。”夏朝晖介绍。

夏朝晖介绍。.png

夏朝晖介绍。2.png

夏朝晖拿起手机打开监控,向记者展示了棚内的实时状况。他告诉记者,自己在家就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查看并控制大棚,但因为习惯使然,他总会到棚里来实地看看。

夏朝晖合作社培育的水稻秧苗不仅能自给自足,还可以满足邹岗镇周边村镇水稻种植户约5000亩的秧苗需求,这都得益于高效的智慧育秧大棚。

育秧大棚。.png

目前,孝昌县小麦在田面积13.8万亩,长势普遍良好;全县30.92万亩油菜正逐步推进“一促四防”工作;早稻育秧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智慧农业正在孝昌春天的田野上迸发出科技的力量。

来源:垄上行    作者:傅月昊  邹圆圆  王虹

一审:彭  扬

二审:李文莉

三审:李健初